为何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并不是曹操

考古学 2025-03-29 18:21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众所周知,《》中的刘备曾四处奔波,被追得狼狈不堪,若非诸葛亮的出山相助,他恐怕早已被曹操吞并。诸葛亮的智慧与策略,改变了整个时代的走向,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有一个疑问不禁涌上心头:既然曹操一心谋求统一,身边聚集了众多人才,为何他未能请得诸葛亮呢?

有人猜测,诸葛亮或许过于深闺隐世,使得他的才智不为世人所知,最终被刘备捷足先登。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背后的原因。诸葛亮的身份并不普通,他的岳父与荆州市委书记有深厚的交情,他在长江流域早已名声大噪。

那么,曹操为何没有请诸葛亮呢?尽管他重视人才的程度超过刘备和孙权,选人不论贫贱、不计出身,用人唯才是举、不计前嫌,甚至三次广发《求贤令》,但曹操在求才方式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他寻求的是人才的主动投奔,而非低头去求。

刘备与曹操在求才方式上的不同在于,刘备愿意放下身段,厚着脸皮去追求他看上的人才,哪怕是装孙子、下不来台也在所不惜。而诸葛亮在应聘时喜欢考验人、折腾人,这种傲气连关羽都受不了。凭借曹操的脾气,很可能因为受不了这种折腾而放弃了请诸葛亮的念头。

曹操的好面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徐庶为例,尽管他是被曹操请来的,但方式却是通过绑人母亲逼其投降,这种做法无疑违背了礼贤下士之道。相比之下,刘备更能放下身段去请人才。

看过《三国》的人都会为曹操失去诸葛亮而唏嘘不已。为了所谓的面子而错过一个天下奇才,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曹操的失败并非在于他不懂得重视人才,而是在于他在请人才的方式上过于固执己见,放不下身段去请真正的人才。

上一篇:1649年01月30日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