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十日的历史真相,到底死了多少人?

考古学 2025-04-03 14:36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在历史的尘埃中,有一个时代被政治腐败和民不聊生的阴霾所笼罩。在这个时代的末期,闯王揭竿而起,势如破竹,终于在1644年攻陷了北京,标志着明朝的灭亡。随后,山海关的向清军投降,清军如狼似虎,直驱南下。

南下的清军对于遇到的任何抵抗,都施以残酷的烧杀抢掠政策,导致无数生命的消逝。在这危急时刻,南明王朝内部却纷争不断。史可法挺身而出,主张和平解决,呼吁内外一心抵御外敌。马士英的顽固立场使得局势更加紧张。

史可法被迫退守扬州,这里成为他最后的防线。当清军兵临城下,史可法坚守阵地,不放了新式的外国重炮,准备全力抵抗。清军统帅则命令炮队全力攻击城墙的西北角,在炮火的掩护下,清军奋勇冲至城墙根下。史可法率领弓箭手进行殊死抵抗。

在这场拼死搏斗中,清军不顾一切地围攻扬州城。尸体堆积如山,有的清兵甚至不需要借助梯子就能爬上城墙。守城士兵开始恐慌,有的四散而逃。史可法从北门炮台直奔南门,试图挽回局势,但已回天乏术。他决心以身殉国,虽自刎未遂,最终被清军活捉。

面对多铎的劝降,史可法坚守忠诚,英勇就义。多铎虽为一代枭雄,却以不听劝降为名,下令屠城。清兵所到之处,不是财物就是血流成河。那些躲藏起来的人被清兵捆绑在一起,用长矛刺死。有的人躲在垃圾堆里也未能幸免。直到多铎下令封刀,这场大屠杀才结束。据焚尸册记载,被屠杀的人数竟然高达八十多万。这场历史大浩劫被称为“扬州十日”。

在这场浩劫中,史可法的英勇事迹和扬州城的惨状成为了历史的永恒记忆。他的忠诚和勇气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不忘国耻。这场浩劫不仅是南明王朝覆灭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悲痛记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