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除去了哪些曹魏人物?

考古学 2025-04-03 16:49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仲达,字仲达,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也是一位在正始十年(249年)发动政变,掌控大局的政治家。接下来,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这场政变背后的故事。

正始十年,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等人陪同魏国皇帝离开洛阳,前往高平陵祭拜陵墓之际,突然起兵控制了京都洛阳。他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夷灭三族,从此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

这场政变的成功,源于司马懿的深谋远虑和四位曹魏大人物的失误。这四位大人物,分别是皇帝曹芳、大将军曹爽、大司农桓范和太尉王凌。

皇帝曹芳在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居然无动于衷,毫无作为。作为道德制高点的人物,皇帝应该掌握着正义的力量,但如果他无法调动这股力量,就会失去对局势的控制。曹芳并没有这样做,导致曹爽失去了一张王牌。

大将军曹爽身为掌握兵权的大臣,却贪图享乐,放弃了抵抗。他幻想交出兵权后可以保全自身,但实际上却遭到了司马懿的诛杀。他的愚蠢行为不仅让自己丧命,还连累了家族。

第三,大司农桓范虽然被称为“智囊”,但在关键时刻却没有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他建议曹爽带着皇帝驾幸以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但被曹爽拒绝。他的哭诉和无奈也说明了队友的重要性。即使个人再强大,如果队友不配合也是徒劳无功。

太尉王凌不满司马懿专权而联合其他势力准备讨伐司马懿的行动最终也失败了。王凌虽然是个有野心的人但他过于急躁的计划导致了失败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司马懿的深谋远虑使他成功地控制了局势并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四位重量级人物都没有能够镇住司马懿这也显示了司马懿的厉害之处和深谋远虑的能力之强也许后期唯一能镇住司马懿的只有一人了这个人又会是谁呢?只有历史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