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有没有身份证?他们是如何证明自己身份的呢
考古学 2025-04-03 18:25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中国古代的“身份证”,其实是一种名叫“符”的小物件,通常由木头或金属制成。早在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身份证”——鱼符,它的形状像鱼,分为左右两片,上面还带有小孔,方便系挂。
鱼符是官员特有的身份标识,普通百姓并没有这份荣耀。鱼符上刻有名、官职、衙门等信息,其材质根据官职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亲王和三品以上的高官使用金质鱼符,五品以上的官员则用银质鱼符,而六品以下的官员则使用铜质鱼符。为了妥善保管鱼符,朝廷还为官员特制了装鱼符的“鱼袋”,要求“符不离袋,袋不离符”。
随着时间的推移,鱼符逐渐演变,到了某个时期,它变成了龟符,后来又相继变成龙符、麟符。除了证明身份外,它的功能也逐渐增加,甚至能够调动军队、任免官员。
到了明朝,官员们不再使用金属符,而是改用了牙牌。牙牌材质多样,包括象牙、兽骨、木材等,形状细长如笏板,所记载的信息详细程度堪比如今的超大号名片。由于牙牌常常挂在腰间,因此也被称为“腰牌”。身份证的用途也开始从官场向社会推广,一些富户也开始携带腰牌。
到了清朝,腰牌所承载的信息量更是大增,甚至有的还会刻有持牌人的面部特征,以防止被冒用。官员们还多了一个证明身份的物品——顶子,也叫帽珠。这与清朝的服饰制度息息相关。帽珠的材质有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不同材质的帽珠区分了不同的社会阶层。普通的百姓没有顶子,只能用绸缎在头上打个简单的帽结。为了提升身份地位,一些富户甚至会选择花钱“购买”顶子,于是有了“买顶子”的称谓。
可以说,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身份证”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发展,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反映了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上一篇:在古代,那些兵器真的有几百斤,几十斤重吗?
下一篇:没有了
考古中国
- 古代人有没有身份证?他们是如何证明自己身份
- 在古代,那些兵器真的有几百斤,几十斤重吗?
- 古代的银子到底长什么样 可以说没有固定形状
- 历史上的胤褆到底是什么样的 胤褆真的有那么蠢
- 古代皇帝自称自己为朕 那么太上皇又自称自己为
- 项羽既然霸王别姬 为何又不肯过江东
- 大和卓是谁?他为什么要叛乱
- 濮阳之战曹操为了对付吕布,都出动哪些猛将?
- 李建成在和李世民争夺权力的时候,可以说占尽
- 春秋战国时期吃什么?他们的饮食习惯
- 古时候的中国被称之为九州 那九州指的是什么地
- 张九龄是如何当上宰相的?他有哪些才学呢?
- 宋朝为何不是大一统王朝 主要的原因是在疆域
- 考古学者发现:七个小矮人现实版 发现矮人岛
- 乾隆帝没有把生母与雍正合葬在一起 有何隐情?
- 安史之乱的叛军是一支胡人主导的异族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