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生为什么叫郎中呢 这个称呼到底有什么说法吗

考古学 2025-04-18 14:28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古代的“郎中”称谓探源

许多读者都好奇,为何古代的医生被称为“郎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长河,这一称谓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郎中是一个常见的官职,其地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负责分掌各司事务。实际上,郎中一开始是帝王的侍从官,职责包括护卫、陪从,随时向帝王提出建议,并随时听从差遣。那么,为什么后来郎中会成为医生的称呼呢?

这还要从战国时期说起。当时,郎中这一官职开始出现。在《韩非子·孤愤》中就有记载:“郎中不因则不得近主,故左右为之匿。”到了秦汉时期,郎中的职责更加明确,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尚书台也设有郎中,负责司诏策文书。

随着历史的演进,到了清朝末年,郎中的官职正式被废弃。但郎中这一称谓并未消失。在宋朝时期,郎中还可以指职事人员或亲随。在古代历史上,郎中这一称谓也用来称呼医生或卖药并且治病的人。这部分人因为长期为皇室治病而得到额外的封赏,人们为了表示尊重,就称他们为郎中。

值得注意的是,和郎中一样,大夫也是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大夫世袭,有封地。在宋朝之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而从宋朝开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

至于为何南方称医生为郎中,可能的原因是:“郎中”这一官职在春秋战国时期较为流行,而当时的大部分国家都处在北方中原地区。北方人为了与官名区分开来,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dài。而在南方,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郎中”成为了对医生的常见称呼。

郎中这一称谓的演变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变迁。从帝王的侍从官到医生的称呼,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