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谷诸葛亮为什么不放箭杀司马懿而用火攻呢
武侯妙计烧司马,天公却不作美。那位一生为蜀汉尽心竭力的诸葛亮,从公元228年至234年,与司马懿的殊死搏斗中,虽胜多败少,但依然因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取得大的进展。或许是天意如此,或许是朝中有人作梗,亦或是粮草不济。
其中,上方谷一战尤为惊心动魄。那时的司马懿已被诸葛亮打得节节败退,逃至上方谷想要隐匿。他并未料到自己已深入诸葛亮的陷阱之中。诸葛亮之所以让司马懿在上方谷得以喘息,是因为他早已在周围洒满了易燃的酒精。正当司马懿自以为得计时,一个火把划破了天际,将上方谷变成了一片火海。眼看司马懿即将葬身火海,谁料天公突然作美,一场大雨及时降临,将大火浇灭,救了司马懿一命。
为何诸葛亮没有选择放箭射杀司马懿呢?其实在大雨浇灭大火之后,放箭也已经无济于事。更何况,诸葛亮在考虑当时的环境和形势后,认定放箭并非明智之举。上方谷是一个山高谷深的奇特峡谷,为了安全和成功放火,诸葛亮将士们安置在了安全的位置。而弓箭的射程有限,当司马懿从上方谷撤退时,很可能已经超出了弓箭的射程。
假如诸葛亮派遣一名大将率军把守葫芦口,用箭射杀谷中的魏军,司马懿或许真的难以逃脱。为何诸葛亮没有这样做呢?罗贯中先生在小说中描绘这个情节,其实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是司马懿命不该绝,火熄上方谷乃是天意佑护司马家。二是暗示了汉室的衰微乃是天命所归,诸葛亮的北伐无异于逆天改命,终将会失败。
诸葛亮的智谋与勇气令人钦佩,他在与司马懿的较量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天公不作美,汉室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诸葛亮的北伐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终仍未能改变蜀汉的命运。这段历史不仅令人感慨万分,更展现出了天命不可违的智慧和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