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吴三桂是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他做了哪些事?
考古学 2025-04-19 03:28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历史中的吴三桂:一个待价而沽的利己主义者
说到历史,吴三桂的名字总是让人联想到一系列复杂而丰富的故事。这位曾经的大将,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总是在待价而沽,不断地在各方势力间游走,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出路。
明朝末期,大明朝廷风雨飘摇,外有满清的威胁,内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吴三桂这个利己主义者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他占据山海关这样的军事重镇,拥有兵权,成为满清和李自成争相拉拢的对象。
舅舅祖大寿已经投降满清,老上司洪承畴也选择了归降。在这种局势下,吴三桂与满清的关系变得微妙而复杂。祖大寿和洪承畴联手,劝说吴三桂降清,吴三桂似乎看到了形势的走向,开始为自己留后路。
当李自成率领十万大军兵临山海关城下时,吴三桂虽然只有五万守军,但占据地利人和的他并不惧怕。他仍然决定向满清借兵。这一决策背后,隐藏着吴三桂的深思熟虑。他清楚战争的走向不是这一万兵马能够左右的,但他需要借这次机会增强自己的势力。在祖大寿和洪承畴的帮助下,他成功借到了一万兵马。这些兵马原本是明军,吴三桂可以更好地控制他们,以便在投降时能获得更多的好处。
形势逼人,吴三桂必须做出选择。他知道多尔衮知道他的想法,但他必须去拉拢吴三桂。最终,吴三桂选择了降清。他明白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就像他降清后仍然与保持联系一样,他始终在寻找能够最大化自己利益的出路。
吴三桂是一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他像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出路。无论是明朝、李自成还是满清,他都像是一个待价而沽的商人,始终在寻找能够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客户。这样的角色定位,让吴三桂的历史角色充满了复杂性和丰富性。
上一篇:明清之前是没有葵瓜子和南瓜子的 那么西瓜起源于什么时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