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选曹丕不选曹植?原因竟是天文规律

考古学 2025-04-21 07:59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在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曹操角色的演绎堪称精彩绝伦,让观众们深刻领略到了这位魏国奠基人的雄才大略。曹操无疑是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其谋略超越吴国和蜀国。关于曹操选择曹丕作为接班人的原因,史载是因为一条天文规律。

在纷争的战场上,曹操、刘备等人齐聚寿春城,袁术不敌而逃往汝南,仍梦想称帝。随后,诸侯联军再次攻打汝南,袁术无奈投奔其兄。途中遭遇刘备的伏击,袁术溃败,逃回老巢寿春。在酷暑之下,他派人寻找蜂蜜无果,绝望之下大叫:“我袁术命运如此不济吗?”最终因绝望而吐血身亡。

曹操吸取了袁术的教训,致力于成为“周文王”,并为儿子曹丕扫清障碍。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为魏王。不久,他开始与谋臣策划取代汉家天下。汉献帝提出禅位请求,但曹丕为了舆论考虑,拒绝了第一次禅位。

紧接着,博士苏林和董巴提出了一条惊人的天文规律:岁星在天空运行的过程中,每十二年行一周天,其位置对应的地界将兴旺发达、接受天命。他们详细解释了岁星与地上的州域或王国的对应关系,一旦天空出现变异,对应地区或王国便会有吉凶灾祥。这一理论实际上是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深化。

苏博士的这种说法是对古代十二分野说的一次重大创新。按照这个理论,每个国家都会每隔十二年受命一次,这看似会引发天下大乱。这些御用文人和学者为了讨好主子,不惜牵强附会、阿谀奉承。

对于曹丕来说,这个新理论非常有用。他联想到自己的父亲曹操在不同年份的成就,以及自己即将继承天命的时刻。光和七年,岁在大梁,曹操靠讨黄巾起家;十二年后的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至并拜大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再过十二年,建安十三年,曹操位居丞相;而今,曹丕即将受命为天子。这一理论为曹丕称帝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