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鄙视马超、黄忠,为何却对赵云很重视?
在演义的世界里,有本事的人总带着几分傲气。以关羽为例,他的骄傲世人皆知,而他的确拥有真本事,因此他的骄傲也算情有可原。记得那次敕封,关羽闻讯后大为不满。在他看来,大丈夫岂能与老兵并列?他甚至写信询问马超的武艺如何,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轻视。但为何关羽对赵云却从未流露出不屑呢?
在演义的篇章中,当关羽得知马超也被封为五虎上将时,他曾愤怒到要入川与马超一决高下。诸葛亮的信如春风拂面,信中大力称赞关羽,让他的心情由阴转晴,这才没有成行入川。关羽对马超的鄙视,显然与他对赵云的态度截然不同。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曾评价关羽:“此人性傲好胜,见不得他人之强。”我们在此不历史中的关羽是何等人也,只聚焦演义中的关羽。当刘备敕封五虎上将时,关羽心知肚明,赵云乃是兄长刘备的护卫,亦是他心中的勇士。他明白赵云随兄长东征西讨,甚至在曹营七进七出救出少主,因此对赵云的武艺心悦诚服。
虽然有些战斗关羽并未亲眼目睹赵云的武艺,但张飞与刘备的证词已足以证明赵云的实力。而且,赵云、关羽、张飞三人并肩作战,共同在沙场历练,早已培养出深厚的兄弟情谊。因此关羽对赵云的水平了如指掌,对赵云的五虎上将称号自然也心服口服。
而黄忠则不同,关羽心中认为黄忠年事已高,已无法再战沙场。再封黄忠为五虎上将对他而言并无多大意义。至于马超,关羽心中总觉得他虽然勇猛,但毕竟归顺兄长不久,不应如此快便得到如此重用。对于黄忠和马超的五虎上将称号,关羽心中其实并不认同。对于赵云的称号,他却是由衷地认同和钦佩。
或许这正是人性的微妙之处:在同一件事上,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评价和对待。关羽的傲气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基于他对周围人的了解和自己的判断。他的心中有一杆秤,衡量着每个人的价值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