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七试不第的张璁,他是如何成为内阁首辅的?
张璁:从落魄到巅峰的传奇人生
张璁,生于1475年12月27日,逝世于1539年2月24日,字秉用,号罗峰。因明世宗的御讳,赐名“孚敬”,字茂恭。这位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人,祖籍福建莆田,是嘉靖年间的一位重臣,曾在“大礼议”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文官的谥号是对其一生贡献和地位的认可。最高级别的谥号为“文正”,千百年来仅有30人荣获。而张璁,被谥为“文忠”,足以证明他的一生功业显赫。他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40岁之前还一事无成,仿佛突然顿悟,进入仕途后六年就官拜宰辅。
张璁的早年生活充满了学识与才华。他对《周礼》《仪礼》《礼记》都有深入的研究。13岁时,他作诗《题族兄便面》,自比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胸怀大志,令亲朋好友无不惊叹。他的科考之路却异常坎坷。尽管在公元1498年,他24岁时就乡试中举,但接下来的18年里,他历经礼部举行的七次会试,却七次落榜。
年过四十的张璁对科考失去了信心,决定另寻出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他遇到了萧鸣凤,一个来自浙江、擅长星术的人。萧鸣凤鼓励张璁不要放弃,回家继续攻读。受到萧鸣凤的鼓舞,张璁重新燃起了希望。公元1521年,他终于会试中进士,此时已经47岁。但接下来的六年,他的仕途如同开挂一般,官职直线上升。
嘉靖帝即位后,爆发了著名的大礼议事件。虽然张璁当时只是一个观政小官,但他坚定地站在嘉靖帝一边。三年后,廷杖事件的发生使张璁的仕途更上一层楼。短短六年时间,他就官拜兼文渊阁的首辅,位极人臣。
张璁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他从一名屡试不第的落魄士人,逐渐成长为朝廷重臣,其间的艰辛与努力可想而知。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个充满奋斗与坚持的传奇。他的成功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肯定,更是对勤奋、毅力和智慧的最高赞誉。
考古中国
- 年轻时七试不第的张璁,他是如何成为内阁首辅
- 项羽的身世如何?他的父母到底是什么人?
- 近视手术后并不能一劳永逸
- 去除甲醛最好的办法最快的
- 宋朝时期为什么很少出现贪官 花都花不完,为什么
- 明清王爷制度是什么样 到底哪一个制度更好呢
- 主人被自家宠物狗严重咬伤
- 诸葛亮死前最后一计为何至今无人能解
- 安山杨贵妃有私情吗 这种传闻是不是真的存在
- 奥妮克希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2)
- 响彻历史的空城计竟然不是诸葛亮用的
- 零食加盟店10大品牌前三名
- 美洲虎武士最可怕的武器,仅用石头和木棒制成
- 咸丰帝驾崩后,慈禧为何能坐上权力的最高位?
- 千古谜团民族英雄岳飞之死其实是皇帝意思?
- 古代死囚犯为什么宁愿自杀都不愿意去边疆 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