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荣枝案死刑复核有最新进展
复核程序关键节点介绍
一、辩护意见提交与复核结果公布
在时间的流转中,劳荣枝的复核程序走过了重要的一步。2025年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庭详细聆取了劳荣枝辩护律师的意见,并接收了丰富详尽的辩护材料,共计282页,约20万字。这一行动标志着辩护程序的圆满结束。而历史时刻的等待并未持续太久,2025年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了核准劳荣枝死刑的终审裁定。在此期间,法院依法确保了劳荣枝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行使,包括与辩护律师的会面以及辩护意见的提交等程序。
二、复核结论要点解读
在复核结论中,首先确认了劳荣枝的犯罪事实。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认定,劳荣枝在1996年至1999年间,与法子英(已执行死刑)共同实施4起严重犯罪案件,包括故意和绑架,导致7人死亡。劳荣枝在犯罪中角色明确,直接参与目标选择、实施暴力及分赃,显示出极大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在法律适用依据方面,法院认定劳荣枝的行为构成故意罪、罪及绑架罪,数罪并罚且罪行极其严重,因此维持了死刑判决。对于其辩护律师提出的诸如“胁从犯”、“证据瑕疵”等观点,法院并未采纳。
三、案件最终执行回顾
在时间的流转中,案件的最终执行环节得以完成。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执行命令,于2023年12月18日对劳荣枝执行了死刑。在执行前,法院安排了劳荣枝与近亲属的会面,并接受了检察机关的临场监督,确保了执行过程的公正与透明。而2025年2月的复核裁定标志着案件司法程序的全部终结。
四、社会影响与深远意义
劳荣枝案因其残忍的犯罪手段和高度的社会关注度,连续两年被写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并荣幸入选“2022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这一案例不仅揭示了案件的真相,更展现了我国刑事司法程序的严谨性与公正性。它提醒我们,正义虽然有时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这一案例将作为刑事司法领域的典型案例,为未来的司法实践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