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亲为什么都是公主嫁出去?而不是别人嫁进来?
在古代,中原与边境的少数民族之间常生摩擦。那些边境的异族政权,时常动起抢夺中原资源的念头。强势的君王会选择直接出兵反击,而追求和平的君王则会选择更为微妙的方式——将皇族的公主远嫁至边疆,以此来寻求一时的安宁。这其中为何多是汉族公主远行,而鲜有异族公主嫁入中原呢?
这一切,还要从汉朝的第一位公主远嫁说起。当时,汉高祖率领大军攻打匈奴。在情报的误导下,汉高祖误以为匈奴的战斗力弱小,于是冒险进攻,结果被敌军团团包围。这一战双方打成平手,但匈奴却因此觉得大汉皇朝也不过如此,对边境的入侵更加频繁,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为了寻求解决之道,汉高祖向大臣们征询意见。一位大臣建议通过联姻的方式来稳住匈奴。汉高祖认为此计可行,于是决定尽快实施。他的大女儿正值适婚之龄,他便有了将女儿远嫁给匈奴首领的想法,以此表达追求和平的决心。
若公主能顺利诞下子嗣,那么匈奴的下一任首领便是皇帝的外孙,这样便能有效解决匈奴侵犯边境的问题。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顺利。皇后舍不得自己的女儿远嫁异乡,于是皇帝只能另寻旁支女生封为公主,再将其嫁往匈奴。
让公主远嫁是稳定匈奴关系的一种有效方式。皇族的公主下嫁对于匈奴来说是一份天大的礼物,因此他们会心怀感激。至于为何不让异族女子嫁入中原,则主要是因为皇室对血统的考虑。皇族十分注重后代的血统是否纯正,异族女子嫁入皇宫,与皇子结合生下的孩子将带有匈奴血统,这是皇室所无法接受的。
说到底,还是女子的地位问题。即使是高贵的公主,也难免成为政治交易的牺牲品,远嫁至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而那些普通的平民女子,则没有这样的命运。公主的远嫁命运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的丈夫。若丈夫善待她,她的生活自然幸福美满;若遭遇不测,那远离家乡的公主便可能过得十分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