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士兵为何不拿铁质盾牌冲锋 其实这么做是由道理的
今天,奇闻网的小编带领大家回到古代,一起古代盾牌的神秘面纱。
难道古代中国军队没有手持铁皮盾牌冲锋的场面吗?事实上,我们曾发掘出青铜盾牌,甚至小到方形的铜盾都有发现。这些金属盾牌的大小大约在40㎝x30㎝左右,那么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有人推测是为了格斗,也有人认为可能是用来震慑敌军。
尽管我们无法描绘商朝人是如何战斗的,但从古罗马斯巴达克斯的格斗场面中,我们可以想象,战士们赤身裸体,手持短小的青铜剑,身上几乎没有防护的革甲。在这种情况下,小金属盾牌就像是一种灵活的防护装备。
在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中,这种小盾牌在东方并不常见,至少不算作制式兵器。或许直到蒙古军队打到欧洲,学习了专用的“铁团牌”,这种盾牌才被更多地应用,它类似于骑兵冲杀时的护具。
我们的祖先聪明绝顶,早在古罗马、古希腊之前,就掌握了“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虽然青铜剑无法铸造得更长,但我们发明了戈和戟,这样就不必贴身格斗,一次舞动就能应对大片敌人。
至于真正用于防箭的大盾牌,东西方并无太大差异,大多以木革为主。讲究的盾牌会在表面及周边加以固定。古希腊战士的盾牌是木质表面蒙上铜皮,而罗马军团士兵的盾牌则是胶合木板,表面蒙以牛皮。其实东西方的盾牌在材质和构造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由于纯铁或纯铜的大盾牌过于沉重,携带不便且耗费大量金属原料,在古代,这样的盾牌会成为重要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实际战斗中,真正大规模使用的还是轻便且实用的木革盾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南方喜欢使用藤条编制的盾牌。这些经过桐油浸泡晒干的藤牌坚硬如铁且非常轻便。就如大清的虎衣藤牌兵那样,他们使用的藤牌和片刀曾让哥萨克骑兵头疼不已。如果让他们换成沉重的铁牌出战,恐怕会有不少战士被马踩伤甚至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