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一、首创与演变:知识跨年的诞生与发展
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于2015年12月31日首创了“知识跨年”这一新模式,它不仅开启了新的跨年范式,更计划连续举办二十年,构建一场长期的知识盛宴。
起源之初,这一活动仅局限于体育馆内的演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式逐渐丰富,场景也从单一的体育馆扩展到了书店、体育场馆等多种场所。例如,2023年首次在深圳书城举办,强调了与观众的近距离互动体验,营造出一种知识的交流与碰撞的氛围。到了2025年,第十场活动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现场观众超过8000人,同时线上观众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00万。
二、特色鲜明:主题与内容的
每年的知识跨年活动都会有一个核心的主题。例如,2024年的主题是“是什么让我眼前一亮”,聚焦社会创新案例,展现各种令人振奋的创意与突破;而2025年的主题则是“来自未来的好消息”,通过真实故事如张之臻与王欣瑜的奥运经历,传递出“不退赛、再试试”的坚定信念。
在内容结构上,每年的演讲都会围绕22个左右的故事或案例展开,涉及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这些故事和案例不仅富有,而且具有启示意义,帮助人们提炼方法论,获得新的认知与启发。以2025年为例,演讲涵盖了AI技术、制造业升级、老龄化应对等前沿议题。
三、行业影响与动态调整
尽管跨年演讲市场面临整体降温的态势,如吴晓波在2024年选择停办,但罗振宇依然坚守“二十年之约”,通过不断调整形式和内容来保持影响力。除了传统的门票销售和直播收入,还拓展至图书出版、企业定制演讲等领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知识IP产业链。
四、价值与争议:知识跨年的核心与
知识跨年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一种仪式感与反思的机会。它成为现代人梳理年度认知的符号性事件,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时间刻度”般的仪式体验。也伴随着一些争议与批评,部分观众认为内容逐渐偏向“鸡汤化”,或者夹杂着过多的广告。但支持者则强调其在信息筛选和认知框架构建方面的实用性。
附:知识跨年2025年亮点案例
1. 张之臻与王欣瑜的奥运故事:在临时组队、装备不足的逆境下,二人夺得银牌,这一故事完美诠释了“来自未来的好消息”这一主题。
2. 罗振宇自述减重经历:罗振宇分享了自己减重80斤的亲身经历,不仅展示了坚持与努力的重要性,还提出了“走到对你有期待的人中间”的行动哲学,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