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之战为什么白起会拒绝担任主将 事实证明他并不是傻子
深入了解邯郸之战:白起的拒绝与悲剧结局
你是否对邯郸之战白起为何拒绝担任主将感到困惑?接下来,奇闻网小编将为你揭示其中的奥秘。
白起,被誉为秦国的一位杰出将领,一生为秦国攻下70余座城池,且从未有过败绩。而在秦赵两国生死存亡的大决战中,白起更是凭借出色的指挥,完胜赵军,斩杀5万,俘虏40万。他并未满足于此,而是借这些童子军之口,在邯郸制造恐慌,瓦解赵国的斗志。
正当白起准备乘胜追击,直取邯郸之时,秦昭襄王却命令他退兵。原来,赵王已经清醒过来,决定对白起施展反间计。赵王的弟弟贿赂秦相范雎,而范雎出于私心和嫉妒,便以秦兵疲惫需要休养为由,劝说秦昭襄王允许赵国割让六城求和。秦昭襄王被说服,于是命令白起班师。
得知真相的白起,与范雎结下怨仇。而赵国不仅成功割让了六城给秦国,更与齐、魏、楚结成了抗秦联盟。秦昭襄王愤怒之下出兵伐赵,此时的白起虽病中,但秦昭襄王却未等他痊愈便派兵进攻邯郸。结果秦军大败,损失惨重。
待白起病愈后,秦昭襄王欲让其代替王陵担任主帅。然而白起却拒绝了这一任命。他深知邯郸之战的复杂性以及秦军的现状,一针见血地指出秦军攻打邯郸的不利前景。但秦昭襄王并未接受他的建议,结果秦军再次战败,甚至被楚、魏、赵联军围攻。
此时秦昭襄王意识到只有白起能收拾残局,于是派范雎请白起出任主帅。但白起因对范雎的不满而拒绝。多次拒绝后,白起的态度彻底激怒了秦昭襄王,后者甚至强令白起出征。明知此战必败的白起最终未能抵挡住压力,选择了出征。然而他的抱怨被人报告给了秦昭襄王,最终落得自刎的悲剧结局。
这位一代名将的陨落令人唏嘘不已。白起的才华与智慧无人能敌,但他的命运却与秦国的政治斗争紧密相连。他的悲剧结局不仅是个人的失败,更是秦国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