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探长

恐怖灵异 2025-04-24 14:24www.kangaizheng.com恐怖故事

香港四大探长,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警界的传奇人物,他们以权倾黑白两道而闻名于世。今天,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些探长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他们的核心成员及其概况。

一、核心成员及其生平

1. 吕乐

吕乐,原名吕务乐,生于广东汕尾。这位传奇探长1940年加入香港警队,凭借出色的能力和手段,逐步崭露头角。1958年,他晋升为新界区总华探长,后调任九龙区总华探长,被公认为四大探长之首。吕乐建立了警界的“贪污制度”,与潮州帮等黑社会组织关系密切,通过收取黑帮保护费、操控及所牟利。1968年,他选择提前退休。廉政公署成立后,他潜逃至加拿大,最终在台湾病逝。

2. 蓝刚

蓝刚,原名蓝文楷。这位探长于1944年加入警队,在六十年代担任港岛区总华探长。他与吕乐互换辖区,以幽默性格和灵活手段著称。蓝刚既与黑帮合作,又维持表面治安。1977年,因被廉政公署通缉,他选择移居泰国,最终在1989年病逝。

3. 韩森

韩森曾任油麻地、旺角等油水区探长。他在1971年接替吕乐任新界区总华探长,但影响力相对吕、蓝二人略逊一筹。韩森在1976年因贪污指控潜逃至加拿大,后辗转定居台湾,最终在1999年去世。

4. 颜雄

颜雄长期担任油麻地警署探长,主要管理潮州帮势力范围。他被认为是四大探长中最低调的一位,因贪污问题于1977年逃往泰国,晚年低调隐居。

二、权力运作模式

这些探长与黑帮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关系,通过收取保护费、操控及所牟利等方式达成利益分配协议。他们建立了“收规”制度,定期向警员分赃,以巩固内部权力。这种权力运作模式导致了系统性腐败的形成。在地域上,吕乐和蓝刚分别控制了九龙和港岛两大核心区域,而韩森和颜雄则管理次级区域,形成了一个层级分明的贪污网络。警队的晋升也依赖于行贿,基层警员需向上级缴纳“茶钱”,这使得廉洁者难以在警队中立足。

三、历史影响与终结

四大探长的存在对香港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廉政公署的成立,这一局面得以终结。港督麦理浩于1974年成立了廉政公署(ICAC),针对警界腐败展开调查,四大探长均被通缉并外逃。此举促使香港公务员系统转型为全球廉洁典范。电影如《五亿探长雷洛传》《四大探长》等以这些探长为原型,反映了香港从腐败到法治的社会变迁。

四、争议与补充

关于“四大探长”是否为官方称谓这一问题,实际上并无正式排名。这一说法源于电影《四大探长》的传播。在历史上,吕乐和蓝刚的职权明显高于韩森和颜雄。关于贪污金额的真实性也存在争议。吕乐被传贪污5亿港元(约等同现今数百亿),但具体数额缺乏官方证据,更多为民间传闻。

上一篇:甘草橄榄怎么吃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