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9娃夫妻已搬新居
第一部分:居住变迁与现状
在广西都安县保安乡深山中,居住着一对90后夫妻——韦国则与蒙秀丽。他们曾居住在摇摇欲坠的危旧木板房中,生活环境的艰苦难以言表。命运的转折点在2019年10月到来,他们被分配了一套150平方米的二层砖混结构的新住宅,并顺利搬入。这套位于集中安置点的新房,虽内部仅配备了基础家具(如铁架床、餐桌、冰箱等),尚未精装修,但对于他们来说已是极大的改善。因种植玉米的需要,他们曾短暂返回旧居,如今已重返安置房,开始了新生活。
第二部分:全方位的生活保障措施
这对夫妻及其11口之家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在经济补贴方面,全家人均享受A类低保(当地最高标准),每人每月350元,为家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就业方面,丈夫韦国则得到了工作的安排,主要在工地打零工,月收入约6000元,极大地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在子女教育方面,他们的6名适龄儿童在寄宿学校就读,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免学杂费、教科书费,补助生活费)及营养餐,确保了孩子们的教育权益。
第三部分:生育背后的故事与争议
韦国则一家生育了9个孩子(3女6男),第10胎已在2020年报道时怀孕7个月。关于超生的原因,一方面,妻子因身体原因无法结扎,另一方面,丈夫对避孕措施了解不足或未坚持使用。受成长环境影响,男方认为“人多力量大,家族繁荣”,抱有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尽管当地多次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但因家庭观念根深蒂固,未能有效落实。韦国则曾表示生10个后不再生育,但尚未采取明确的长效避孕措施。
第四部分:社会关注的焦点
网络上关于韦国则一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超生是否违反政策、是否过度依赖低保等问题。对此,有关方面回应称,已通过住房、就业、教育等多维度进行帮扶,确保这个家庭的基本生活。他们正在积极引导和帮助这个家庭转变观念,鼓励他们自立更生,同时继续关注和扶持他们的生产生活,确保他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韦国则一家是政策扶持和社会关爱的受益者,也是改变自身命运的典范。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关注贫困地区的家庭,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共同迈向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