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聚焦之下,人大代表许富华提出了一项引人深思的建议——将高中生晚上22点就寝的时间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一提议的背后,是对于当前高考压力下高中生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注。
许富华指出,社会、学校和家长对于“高考至上,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畸形观念的认识,已经深深影响到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在许多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晚自习的结束时间从原本的21点半逐渐推迟到22点半,甚至在高考冲刺阶段更是延迟到23点。与此早晨的起床时间却在5点至5点20分之间,早读成为日常。
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下,高中生的睡眠时间被严重压缩,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成为常态,午休往往只是在课桌上趴着休息半个小时。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更是成为奢侈的享受。
鉴于此,许富华呼吁将高中生晚上22点就寝的时间写入法律,以《未成年人保护法》或其他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切实保障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就寝不仅仅是指上床睡觉,而是一个包含身心准备入睡的整个过程。老师们不是机器人,无法在拔掉工作“电源”后立即入睡。他们需要时间来放松身心,这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基础。
许富华的建议还强调了学生生活平衡的重要性。他提出要确保高中生三餐时间至少两小时,每顿饭达到40分钟。他希望孩子们在用餐后能有与同学交流、放松的时间,甚至只是简单的10分钟也好。他还强调了高质量睡眠8小时、每天1小时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些要求不仅是为了遵循睡眠管理使命,更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和幸福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