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面对洋人的不断进攻 百姓为什么会漠不关心一点紧张都没

历史文化 2025-03-30 09:16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晚清百姓漠不关心的原因

众所周知,晚清时期的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窘境之中,面对洋人的进攻,晚清百姓似乎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紧张和关切。这究竟是何原因呢?让我们一同其中的奥妙。

鲁迅曾说:“整个国家都是病态的,民众都是麻木的。”这种病态和麻木并非毫无缘由,而是有着深刻的根源。在晚清的腐败统治下,百姓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上层统治者过着奢华的生活,而百姓却承受着沉重的战争赔款负担。那些贪婪的官员还在搜刮民脂民膏中抽取大部分财富据为己有。如此盘剥之下,百姓苦不堪言,生活陷入了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百姓对清的统治失去了信心,对国家的未来也失去了希望。当洋人带着尖枪利炮进攻中国时,百姓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抵抗意志,而是像看热闹一样围观。甚至在战争中,当中国舰队遭受重创时,百姓竟然欢呼鼓掌,似乎洋人才是他们的救星。

八国联军侵华时,他们的野蛮行为令人震惊。在圆明园中,他们看到珍贵的文物,没有半点保护之意,而是像百姓一样抢夺。这时,百姓的心态更是让人失望。他们并没有想到要保护这些文物,而是混入洋人队伍中一起抢夺,将文物占为己有。他们对清的厌恶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认为洋人的到来或许能帮助他们摆脱清的腐朽统治。

由此可见,晚清百姓的漠不关心并非无缘无故,而是由于清的腐败统治、生活的苦难以及对未来的绝望所导致的。在黑暗的统治下,百姓对任何教化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只想在这乱世中苟延残喘。至于由谁去主导统治中的各个环节,似乎与他们无关紧要了。这种心态令人痛心,但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以及改变现状的必要性。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