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君和候有什么区别?哪个官位更大

历史文化 2025-04-04 00:46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喜欢战国时期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诸侯的王室宗亲以及功勋卓著的大臣,常常会被封为某某君,比如武安君等。也有一些被封为“侯”的,例如穰侯、应侯、文信侯、长信侯等等。很多人都会好奇,“君”和“侯”的爵位是否相同,究竟哪一个的爵位更高呢?

在秦朝统一后,“君侯”常常并称为对身份尊贵者的敬称。比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就有“廷尉责曰‘君侯(周侯)欲反邪?’”的记载。事实上,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人对于“字”的使用是非常精确的,绝对不可能将“君”和“侯”混为一谈。他们的地位相当于帝制时代的“王”。然而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最高爵位为“王”,因此封君自然不能称“王”。

“侯”的地位又较“君”的地位尊贵。在战国前期,韩、赵、魏等国的国君的爵位就已经是侯爵,例如赵献侯等。公元前323年,发生了魏国、韩国、赵国、燕国、中山国等“五国相王”事件,即五个诸侯国互相承认其王号。赵国的国君,即后来的赵武灵王,认为赵国的实力不足以称王,因此回到赵国后,不仅没有称王,而且还将封号从赵侯降为君。这使得赵国臣民只能称其为赵君,而非赵侯。

到了战国后期,尽管“侯”与“君”在本质上都属于封君,但“侯”的封地远大于“君”。例如文信侯吕不韦,他的食邑达到河南洛阳的十万户。而对于一般的封君来说,其封地能达到万户就已经算是“大封君”了。被封为“侯”的通常都是国相级的人物(如嫪毐因受宠爱而被封为侯,属于特殊例子)。在战国时期,“侯”与“君”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

“君”和“侯”都是战国时期的封君爵位,但“侯”的地位更高,其封地也更大。无论是“君”还是“侯”,他们都为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