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快要把康熙打下了,为何最后一败涂地?
今天,奇闻网的小编带来了一位传奇人物的故事,那就是吴三桂。大家对他应该都不陌生,作为清兵入关的功臣,吴三桂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吴三桂,一位曾在山海关叱咤风云的将军,后来因功被封为平西王,统治云南那片偏僻之地。当他从北方的边疆来到西南的边陲,面对朝廷的削藩政策,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那直接触及到了他的利益,使他不得不为自己谋求一条活路。于是,他毅然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带领军队对抗清朝的统治。
多年的战争经验,再加上他本身的军事才能,使他的进军非常顺利。清朝尚未得到民心,民间反清复明的呼声很高。吴三桂也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成功号召了很多人。起兵之初,形势一片大好,许多人也纷纷响应,从各路开始反击清朝。清兵在吴三桂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他一路北上,北伐形势看似乐观。
吴三桂占据半壁江山,威势震天,甚至差点让康熙皇帝走投无路。当他打到长江之际,却因他的儿子在康熙手中而突然勒马不前。这时,他向康熙提出了一个划江而治的提议,只要康熙把儿子还他,他便愿意与清朝分治天下。康熙听闻此事后,果断地将吴三桂的儿子处死。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吴三桂,他准备渡过长江,直捣京师。
命运似乎在跟吴三桂开玩笑。在他准备跨越长江之际,清军开始反击,他错过了最佳的战机。其他曾与他并肩反抗清朝的人也开始纷纷投降。吴三桂成了众矢之的,最终一败涂地。他的军事政治才能毋庸置疑,然而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而功亏一篑。
吴三桂这位历史的大将,一生投靠多方势力。先是明朝,后有多尔衮,再到后来的反抗康熙。他的人生如一部大戏,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他的是非功过,只能让后人去评说。这位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人物,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