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竟证明印第安文明起源于中国,你相信吗?
自古以来,关于印第安人与中国人之间的血脉联系,学术界便争议不断。乍一看,刚出生的印第安小孩与中国新生儿,从肉眼上几乎难以分辨。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似乎都在指向一个观点:印第安人,确实是中国人的后裔。
早在1939年,中国学者陈志良提出了一个颇具启发性的假设——殷人逃美。而在七十年代,香港学者卫聚贤在他的著作《中国古代美洲交通考》中进一步详述了这一观点。他提到,在大灾难后的殷人,逃亡到了美洲。约在公元前656年,他们曾远赴阿拉斯加的科达克岛寻找美洲虎皮。而后,他们的后裔更曾派人返回中原,带回了六只美洲特有的蜂鸟。蜂鸟体小且美丽,是唯一能在飞行中停下来的鸟儿。《左传僖公十六年》中载有六鹢退飞过宋都的神奇景象。这些神秘的“鹢”既不是中原的特产,也并非古人的幻想,而是殷人后裔带回的、足以在中原炫耀的美洲蜂鸟。
而后在1953年,美国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奥尔梅克遗址的祭祀中心有了重大发现。那里有16尊雕像和6片玉圭,玉圭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在专家王大有眼中,显然是殷商的文字,并被他成功破译。破译出的文字包括殷人的祖先名字:简狄、多妇、契、相土、王亥等。祭祀习俗也与东夷人的习俗如出一辙。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奥尔梅克发掘出的12个玉雕和6个刻有汉字的玉圭。玉圭上的汉字现已被成功破译。第一块玉圭上刻有“俎娀茧翟”,这是有娀氏的长女、殷商的祖先。第二块则刻有“妣辛”,她是高辛的曾孙,也是殷商的一位重要祖先。这些玉圭上的文字与祭祀制度紧密相连,是殷商时期祭祖制度的有力证明。
综合以上种种证据,基本可以确定印第安人是中国人的后裔。这一观点在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力图证明美洲文明的起源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