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是什么意思?不是东西为什么
“东西”这个词似乎是个神奇的代名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方位词。它在日常用语中无处不在,如购物时我们说“买东西”,骂人说“不是个东西”,甚至寻找物品时说“找东西”。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不用“南北”呢?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南宋时期的朱熹,这位理学大师,曾经遇到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一天,他在巷子里遇到了好友盛温和,盛手中拿着一个竹篮子。朱熹问他去哪里,盛回答说要去买东西。朱熹作为一个热爱学问的人,对这个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问为什么不说买南北。
盛温和反问朱熹,你知道五行吗?朱熹答,知道,不就是金、木、水、火、土吗?盛温和解释道,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间属土。我的篮子是竹做的,装火会烧掉,装水会漏光,只能装木和金,更不会盛土,所以只能叫买东西,不说买南北。
原来“买东西”这个词背后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典故,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
另外一位学者龚玮则提出,早在古代时期,商贾大多集中在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人们常说的“买东”、“买西”,就是指到这两个地方去购货。“东西”因此成为了货物的代名词。在古代,“南北”对应的“水火”以及“中”对应的“土”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没有买卖的必要。古人面南背北为上,即南北为通路,东西两侧置放物件。指点物件的时候自然指着东、西两面,所以以东西来作为物品的统称。
那为什么骂人时要说“不是东西”呢?因为古人认为如果人不是东西,那就是南北了。南属火,北属水,在文言中,“水火”指的是大小便。所以骂人不是东西就是说人是大便小便之类的污秽之物。这种表达方式既含蓄又尖锐,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语言技巧。不得不佩服那些能发明这样拐弯抹角的骂人话的学者,真是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