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非要灭掉高句丽不可 这里边到底有什么原因存在
揭开历史迷雾:唐朝为何坚决征伐高句丽?
随着奇闻网的小编一起,让我们深入了解那段久远的历史。
高句丽,这个由中国东北古代民族扶余人建立的国家,自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起,便与唐朝展开了一场长达24年的战争。唐朝为何如此坚决地要灭掉高句丽?这其中包含了深厚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现实考量。
拯救汉民是唐朝征伐高句丽的重要动因。隋朝时期,多次对高句丽发起战争,但都以失败告终。这些战争中,许多隋军将士战死疆场,更有大量士兵被俘或散居高丽。到了唐朝,汉人的处境并未改善。唐太宗贞观十五年,陈大德出使高丽时,沿途遇到大量汉人,他们被高丽人围观,许多人为之哭泣。这一情景深深触动了唐太宗,为了拯救滞留高丽的汉人,他决定发起对高句丽的征伐。
收复故土是唐朝征伐高句丽的另一重要目的。高句丽所占据的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之地,本为中原王朝所有。但在五胡时期,高句丽趁中原动荡之机,侵占了这些地方。在唐朝看来,这是非法的,理应收复。唐太宗更是明确表示:“辽东本中国之地,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
为了扫除后世的祸患,也是唐朝坚决征伐高句丽的重要原因。在唐太宗时期,全国已经大体统一,而高句丽的实力仍然很强,是唐朝的重大威胁。如果任由高句丽继续发展,东北将不为中国所有,且一旦中原陷入动乱,高句丽趁机南侵,后果将不堪设想。唐朝坚持不懈的不断讨伐高句丽,一定要将其灭亡,以给后世消灭掉一个大祸患。
唐朝对高句丽的征伐,是一次融合了拯救汉民、收复故土和消除未来威胁等多重目的的战争。这场战争虽然漫长而艰难,但唐朝的决心和毅力最终使其成功灭亡高句丽,为后世消除了一个大祸患。这段历史,既展现了唐朝的辉煌与决心,也揭示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辉煌与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