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憋屈的官职是什么?官居一品俸禄低
介绍清朝的独特官职:提督的尴尬地位
一提起提督,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涌现出许多想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一特殊官职。
在清朝的众多官职中,提督堪称最憋屈的职位。尽管其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统领一省兵马,堪称省军区司令,官阶为从一品,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尽管官阶崇高,提督在清朝的官僚体系中却显得有些尴尬。总督,作为清朝的封疆大吏之首,官阶为正二品。若总督兼任其他职务,如正一品,那么其地位自然超越提督。在日常运作中,总督对提督拥有领导、监督、考绩和弹劾的权力。也就是说,尽管提督掌管一省的绿营兵,但在实际军事调动上却无权做主,甚至连年终的考评结果都要由比自己官阶低的总督来评定。
有人认为官阶只是形式,真正重要的是实权和待遇。即便是比较工资,提督和总督虽然都是一二品大员,但待遇却不在一个档次。作为从一品大员的提督,年俸是609两,米180斛,养廉银仅有200两。而同样是从一品总督的年俸虽然相同,但其养廉银却高达16000两。
那么,为何在清朝的官僚体系中,提督这一品大员如此没有存在感呢?这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重文轻武的传统。在这一传统下,同品级的文官地位总是高于武官,实权也更大。清朝沿袭了这一传统,导致武官在品级、俸禄和社会地位上均远低于文官。
清朝的特殊情况也不容忽视。作为由满洲人建立的王朝,清廷对汉人及其军队始终存在某种敏感和戒备。提督负责统领的绿营兵马主要是汉人军队。清廷在赋予提督职权的也对其进行极大的限制和掣肘。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满洲贵族对汉人的不信任。
在这个背景下,尽管提督官阶崇高,但在实际政治格局中却显得较为边缘。这也体现了清朝官僚体系的复杂性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