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为什么会让项羽的军队溃散呢?
在垓下之战的烽火连天之际,汉军的统帅韩信,以深厚的战术素养,采取了中央集结、两翼夹击的战术布局。这一战术打破了常规的中央突破模式,成效显著,使得不可一世的项羽尝到了败军之味。尽管项羽在战场上遭遇了挫败,但他本人的影响力仍在,楚军的士气依然坚韧。因为项羽在人们心目中,俨然是战神再世,多次演绎以少胜多的奇迹。无论是在何种交锋中,他都能令敌军的主力瞬间瓦解。而在某些战役中,他仅以三万铁骑,便击溃了五十六万大军。只要有项羽在,楚军的心中就仍有胜利的希望。
面对坚韧的楚军,韩信并未采取硬碰硬的强攻策略,而是选择了围而不攻的战术。他将楚军团团包围,此时的楚军已经历数场激战,伤亡惨重,粮草匮乏,无外援可倚。正值寒冬腊月,寒风凛冽,楚军将士饥寒交迫,怨声载道。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韩信命令汉营中的歌手唱起楚歌。那熟悉的旋律,那亲切的乡音,立刻弥漫在项羽的军营四周。楚军将士们听到这家乡的歌谣,不禁思恋起家乡的亲人,思绪万千。这使得楚军的军心开始动摇,士气大降,甚至有的士兵开始逃离军营。
谈及项羽,在灭秦时期,他如日中天,百姓视其为英雄;但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时期,项羽的形象逐渐转变。他骗杀义帝、坑杀降卒、所到之处破坏严重。而此时的刘邦却以仁爱长者的身份出现在百姓面前。项羽陷入了民心向背的困境,而刘邦的声望却日益高涨。
刘邦本人身为楚人,喜爱唱楚歌、观赏楚舞。他巧妙地利用这一特点,提出了唱楚歌的策略。这一计谋的目的就是为了触发项羽军队中的思乡之情。人一旦开始思念家乡,斗志便会消散。历史上许多战役的胜利,都是借助家人的喊话或家乡的音符来瓦解敌军士气的。这场垓下之战,也是这一策略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