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为何采用这种姿势下葬 答案竟是这个

奇人奇事 2025-04-19 03:16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在1956年,北京市市长吴晗联合郭沫若等人提议发掘明长陵,而郑振铎、夏鼐等人则认为帝陵不宜随意挖掘。经过周总理的批示,决定先行试掘明定陵,这也是唯一一座主动发掘的帝陵。

明定陵内埋葬的是两位皇后以及万历皇帝。当一年后的考古发掘工作展开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万历皇帝的葬式十分奇特:仰面朝天,右手抚颊。而两位皇后的葬式则是典型的侧卧式,右臂弯曲,手置于头下,下肢微曲。这两种葬式的由来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有专家通过研究发现,万历皇帝的原葬式可能与皇后相同,也是侧卧式。原因在于,如果尸体平放,一般的晃动并不会导致其姿势发生大的变化。但如果是侧卧式,在碰撞时则容易发生变化。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推测,历史记载也提供了线索。

万历帝的棺椁在运送过程中曾有碰撞的记录。由于棺椁是从遥远的京城人工抬运到山陵,路途艰辛,途中绳索常有损坏,不断需要更换。当棺椁抵达沙河时,木杠断裂,右边一角曾坠地,这可能使原本侧卧的皇帝尸体姿式发生了改变。

在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常被誉为紫薇星垣。开国皇帝的陵墓孝陵的布局呈现北斗七星的走向。古人认为北斗七星的形状恰为一个巨大的聚气的S形,具有避邪功效。明十三陵所葬的都是明朝的历代皇帝,他们都是朱元璋的后代。在陵墓选址和规制上,他们效仿明孝陵,遵循“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据此推断,从朱元璋开始的明代帝王可能都采取这种“北斗七星”式的S形葬式以“聚气”。

目前,明陵中只有定陵被发掘出来,其他的陵仍深埋地下。但据专家推断,这些未发掘的帝王陵墓很可能也采用“北斗七星”式的S形葬式。这一神秘的葬式传统究竟源于何处?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隐藏在这些帝王陵墓之中?这一切仍待未来的考古发现来揭开谜底。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