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死亡之谜:终究为所宠信的宦官杀死
在位十五年,宪宗虽有所建树,但终究未能实现中兴唐室的愿望。究其原因,除了对宰相的依赖和对割据藩镇的平定之外,宪宗对宦官的宠信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吐突承璀,这位宦官在宪宗执政期间扮演了重要角色。
吐突承璀自幼便以小黄门的身份侍奉东宫,与当时的太子宪宗结下了深厚的关系。随着宪宗即位,吐突承璀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被任命为内常侍,管理内省事务。元和四年,宪宗命其担任赴镇州行营兵马招讨使,负责平定王承宗叛乱。朝廷的谏官对宪宗此举提出质疑,指出自古以来未有以宦官为军事出征兵马元帅者。但宪宗并未采纳这些意见。吐突承璀出师一年毫无进展,竟秘密派人劝王承宗请罪,作为罢兵和解的条件。宪宗不但没有追究其通敌行为,反而将其升为左卫上将军。这种明显的包庇行为无疑加剧了宪宗与朝臣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宪宗不仅在治理国家方面依赖宦官,他的后宫生活也十分复杂。他生前没有册封过皇后,而是纳了许多嫔妃。其中,郭氏作为名门望族之女,多次被百官请求册封为皇后,但宪宗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迟。实际上,宪宗担心立皇后会对自己的行动产生过多约束,影响他在后宫的生活。宪宗还试图追求长生不老,甚至开始服用方士们进献的金丹。这种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身体状况恶化,也为他的死亡埋下了伏笔。元和十五年正月,宪宗因服食金丹中毒身体不适,最终竟被所宠信的宦官杀害。
穆宗即位后,迅速采取行动清除与宪宗死亡有关的痕迹。他贬低了宰相皇甫汜,处死了与宪宗死亡有关的道士柳泌和僧人。这样一来,朝中再无人敢提及宪宗被宦官害死的事情。但无论如何掩饰,宪宗宠信宦官、追求长生不老的事实已成为无法改变的历史。他在位期间的种种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最终未能实现中兴唐室的愿望,这无疑是他执政生涯中的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