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策是包拯的黄金搭档,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
包青天,名震京师,廉洁公正,刚毅立朝,不附权贵。他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因而被誉为“包青天”及“包公”。京师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后世更是将他奉为神明崇拜,传说他是奎星转世。
公孙策这一角色,并非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是出自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虚拟人物。他是北宋开封府的智囊高手,协助包拯办案。开封府的三口铡刀——龙、虎、狗,正是公孙策所设计。阳光帅气且懂医术的公孙策,有着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绰号“再世诸葛”。
某次,包拯南巡时,在太湖发现两具穿着官服的浮尸命案。这显然是桩大案。包拯立刻召集公孙策以及展昭商议如何破案。在破案过程中,突遇刺客江龙欲取包拯性命。幸而展昭武功高强,打败刺客。意外的是,展昭从一名女刺客手中拿下手镯时,公孙策认出了这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的手镯。
公孙策陷入矛盾之中,他既怕女儿被捕法办,又深知包拯不会因私情而放纵犯。作为包拯最信任的助手和部下,他更不能徇私枉法。包拯办案向来秉公执法,这是他为官的原则和承诺。因此公孙策不想让包拯为难,决定以死谢罪。
包拯眼中含泪也理解公孙策的困境。公孙策在他身边多年,如同家人一般。没有公孙策的协助,许多大案要案可能无法破解。包拯对公孙策这个人才非常疼惜。他也为公孙策的知法犯法感到悲哀。他哭公孙策的命运,想到学法多年的人竟会死于自己设计的铡刀之下,实在悲惨!
公孙策的结局可谓惊心动魄。展昭曾出手阻止并劝说公孙策放弃求死之念。就在刽子手即将手起刀落之际,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道闪落刽子手手中的屠刀。仿佛是天意难为,公孙策最终获救。这个情节让人感叹不已,既体现了包拯与公孙策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凸显了公法的严肃与情感的纠葛。这个故事让人回味无穷,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