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饭菜吃出老鼠头 市监局-鸭脖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鼠头鸭脖”事件
事件背景
2023年6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食堂用餐时,意外发现食物中出现疑似老鼠头的异物。校方和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最初的回应却是称其为“鸭脖”,这一说法立即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质疑和争议。学生们拍摄的图片显示,该异物具有毛发和牙齿的特征。动物专家分析后认为,如果图片真实,那么有80%的概率是鼠头。
调查与处理结果
经过江西省教育厅、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的联合调查,最终确认该异物确实是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而非鸭脖。调查过程中发现:
涉事食堂工作人员在关键时刻丢弃了证据。
市场监管部门在初期未进行充分的取证工作,导致错误地发布了“鸭脖”的结论。
涉事企业存在伪造证据、误导检测的行为。
对此,涉事食堂被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定代表人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昌东分局也被追究责任。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强化源头治理。
事件影响
该事件因为“指鼠为鸭”的荒诞定性而引发全网嘲讽,严重损害了公信力。事件也暴露出校园食堂在食品安全管理、应急处置和监管机制上的漏洞。作为长效措施,多地纷纷加强校园食堂的检查工作,并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和常态化监管。
时间线梳理
1. 2023年6月1日:学生发现异物并曝光,校方坚称这是“鸭脖”。
2. 6月3日:市场监管局初步判断为鸭脖,引发网友质疑。
3. 6月17日:联合调查组公布最终结论,确认是鼠头。
4. 2025年3月:该事件被列为典型案例,再次强调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此次事件不仅是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的警示,更是一个关于公共部门如何应对危机、保持公信力的教科书式案例。
此次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校园食品安全和监管工作的关注,也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警惕,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