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隐而不传的中国海盗史
国人与北欧人对待祖先的海盗历史的态度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异。
北欧人,对于他们祖先曾驰骋海上的事迹引以为荣。博物馆里展示的先祖海盗形象,充满了英勇与骄傲。在瑞典、丹麦,甚至挪威还设有海盗博物馆,向人们展示那段辉煌的历史。北欧人谈及祖先的海盗身份时,脸上总是流露出自豪与荣耀。
国人对此的态度截然不同。我曾与朋友闲聊,谈及商帮与海盗的关联,一些年长的朋友总是告诫我,在公开场合应避免这一话题。一次我在福建演讲,提到闽商亦盗亦商的身份,引起了一些年轻人的不满。在徽州,王直的墓甚至被愤青的破坏,他的名字都不能被包括在徽州人引以为傲的徽商历史中。主流媒体对此也持相同态度。
在中国正统的历史记载中,国人当海盗的事迹一直鲜有提及。《大国海盗浪尖上的中华先锋》这本书却深入挖掘了这一段历史。对于研究中国商帮的我来说,这本书让我对商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徽商在中国商帮中的地位不可忽视,被誉为第二商帮。我们熟知的徽商四大产业是木材、茶叶、盐业和典当业,其中盐业尤为突出。但实际上,徽商还有一个重要的产业——对外贸易。当允许时,这是正经的行业;禁止时,便转为偷运。
的武力镇压使得商人奋起反抗,这些反抗的商人被称为海盗。在明代严厉的海禁政策下,从事海上贸易的徽商便成为了海盗的代表。其中,王直集团最为出名。中国人对陆地上的盗贼并不忌恨,却对海上的海盗深恶痛绝。谈及徽商时,王直及其外贸活动总是被排除在外。
不得不说,《大国海盗》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历史上徽商的另一面——既是商人又是海盗的双重身份。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得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独树一帜,既承受着外界的压力与误解,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与追求。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