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璞玉为何价值连城?和氏璧由来介绍
在远古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众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记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其中和璞,也就是未经琢磨的玉璧,成为了楚国最为珍贵的宝物。关于这块璧的来历,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相传,和氏璧是由楚国的卞和在楚地的山中发现的。这块玉石外表裹着一层岩石,看起来平淡无奇。卞和却坚信这是一块稀世珍宝。他先后将玉石献给楚厉王和武王,但都被误认为欺骗君王而被砍去了双脚。在历经磨难后,卞和抱着玉石回到楚山,放声痛哭三日三夜。新君派人询问原因,卞和道出了他的遭遇以及心中的痛楚。楚王得知真相后,派人除去玉石上的岩石,揭露出内部的绝世宝玉,并将其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成为了楚国乃至整个战国时期的国宝。它不仅是玉璧的象征,更是忠臣诚信的象征。和氏璧的传奇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据《战国策》记载,和氏璧在一次宴会中失踪,引发了一系列曲折离奇的事件。最终,这块玉璧辗转来到赵国。秦昭王得知后,欲以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这便是“价值连城”成语的由来。赵国派遣蔺相如出使秦国,经过一系列智勇双全的斗争,最终成功将和氏璧带回赵国。
随着历史的演进,秦国在公元前228年吞并赵国,和氏璧最终落入秦国手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和氏璧被雕琢成传国玺,成为秦帝国国威的象征。传国玺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正统帝国的象征,历经千年传承。
和氏璧与随侯珠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大珍宝,享有“随珠荆玉”的美誉。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符号,更是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见证。如今,虽然和氏璧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它所代表的精神和文化价值却永远被铭记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