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是专为学生们呈现的三首绝美古诗,它们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些古诗共同编织了一幅春夏季的生动画卷。
一、古诗内容与诗意解读
1. 杜甫的《绝句》:
春日阳光洒满大地,山河显得分外明丽。春风携带着花草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泥土湿润,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沙洲温暖,鸳鸯双双享受宁静时光。诗人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林外,桃花初绽,江水中的鸭子最先感知到春水的回暖。蒌蒿和芦芽生长繁茂,正是河豚逆流产卵的季节。诗人以题画诗的形式,捕捉了江南早春的生机与韵味,展现了自己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
3. 曾几的《三衢道中》:
梅子成熟时,天气晴朗,诗人泛舟小溪后改走山路。归途中的绿荫不减,反而更加浓郁,黄鹂的鸣叫声增添了许多趣味。诗人通过对比“来时路”与归途的景色,表达了自己旅途中的轻松愉悦。
二、重点字词
生字:鸳、鸯、惠、崇、豚、减需要认识并会写。同时要注意“融”字的左下部分是由点、撇、横、竖组成的。
多音字:行、得、地都有多个发音和用法,需要掌握并正确运用。
形近字和近义词反义词:如形近的“芽”和“牙”,“芦”和“庐”,以及近义词“融-溶”、“暖-热”、“添-增”,反义词“迟-早”、“外-里”、“减-加”等都要区分清楚并理解其含义。
三、诗人简介
1. 杜甫:被称为“诗圣”,作品反映现实生活,风格沉郁顿挫,与李白并称“李杜”。
2. 苏轼:豪放派词人,擅长诗画结合,自然灵动。
3. 曾几:南宋诗人,诗风闲雅清淡,多写生活情趣。
四、学习要点
学生们需要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及其翻译。通过“泥融飞燕子”“蒌蒿满地”等诗句,展开画面联想,想象诗中描绘的动态与静态景物。还要对比分析《绝句》与《惠崇春江晚景》中“春景”的不同表现手法。
五、课后延伸
建议学生们拓展阅读其他季节主题的古诗,如《小池》《山行》等。结合生活观察春天的自然变化,通过仿写短句或绘制诗配画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这三首古诗不仅让学生们欣赏到了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