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称千万资产是穷人公司回应
在2023年2月的一场路演中,私募基金经理董承非的言论引发了广泛的热议。他提出一个观点,在上海,拥有1000万资产的家庭其实可以被视为“穷人家庭”。这一观点的核心逻辑在于,上海的高房价使得家庭资产的名义价值与实际支付能力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对此,睿郡资产随后作出回应,表示董承非的这番话被自媒体断章取义,他的本意只是以口语化的方式开个玩笑,并非想表达家庭的贫富定义。
这场争议的核心焦点,首先在于董承非的言论背景。他在分析消费股投资的挑战时,以房地产价格和消费支付能力之间的关系作为例证。他提到,上海的房产在家庭资产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如果房价停滞或下跌,家庭的消费能力可能会受到削弱。而他所说的“在上海,1000万资产的家庭是穷人家庭”,其实是在强调高房价导致资产流动性差的现象。
公众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睿郡资产称董承非的发言被片面放大,他原本只是想讨论房地产对消费的影响,而非定义何为“穷人”。公众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如果1000万资产的家庭仅因为房产而背负高额贷款,那么他们的实际可支配财富确实有限。
但也有一些媒体指出,董承非所引用的上海房价数据存在夸大。据实际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的二手房实际成交均价远低于他所说的“随随便便10万-20万元”。一些批评者认为,董承非以房价推导消费股走势的逻辑过于简化,并且将“资产”与“现金流”混为一谈。
随着事件的发酵,财经大V“楚团长聊聊天”转发了相关争议言论后删除相关内容并公开道歉。睿郡资产则建议公众参考完整的路演内容,以避免误解。
董承非的言论本质上是投资分析中的比喻,但他所使用的“穷人家庭”这一表述引发了广泛的关于财富焦虑的讨论。他的观点反映了房地产对居民消费的深层影响,用极端案例来概括整体情况的方式确实存在争议。睿郡资产的回应强调了语境的重要性,但未能完全平息公众对于“精英视角”可能脱离实际的批评。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在财富和社会问题时,需要更加谨慎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