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435个县市区
一、红火蚁的传播现状
分布范围
截至2023年3月,红火蚁已经悄无声息地扩散至我国的12个省份,涉及435个县(市、区)。相较于五年前的统计数据,其发生的县级行政区数量已经翻了一番。过去的五年里,新增了高达191个县级疫区。这一入侵物种的扩散趋势令人忧心。
传播途径
红火蚁的长途旅行并非易事,但它们却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实现了远距离传播:依附于植物身上。苗木、草皮等植物运输过程中,红火蚁得以搭乘“便车”,四处扩张领地。以湖北省蔡甸区为例,2018年首次发现的疫情便是由于从海南调运的海枣树携带红火蚁传入。
二、红火蚁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生态威胁
红火蚁拥有强大的繁殖力和破坏力,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不容忽视。它们的到来可能引发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
农业与健康影响
农作物损害:红火蚁的攻击会直接损害农林作物的根系,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人身伤害:被红火蚁蜇伤后,人们会感到灼痛、红肿,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休克。在湖北,已经发生了多起村民被咬伤的事件。
三、防控措施的实施与成效
政策行动
面对红火蚁的入侵,部门迅速采取行动。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联合了住建、交通等九个部门发布通知,要求加强红火蚁的阻截和防控工作,并启动了全国性的联合防控行动。
技术治理
在防控手段上,采用了化学药剂灭杀、饵剂诱杀等综合性方法。以湖北省为例,通过系统的治理措施,蔡甸区的红火蚁疫情已基本被消灭。还加强了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在婚飞蚁扩散高峰期,采取了重点防控措施。
四、未来面临的挑战与警觉
红火蚁有可能继续向北方的温带地区扩散。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增多,红火蚁的适应性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其动态,加强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确保这一入侵物种不会进一步危害我们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这一挑战不容忽视,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