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的通关文牒上到底写了什么?国王见了也要给面子
那些看过《西游记》的网友们,想必对唐僧的某个场景记忆深刻。每当唐僧面对异国国王,沙僧总是小心地将通关文牒从包袱中取出,然后恭敬地递给国王。国王阅读后,往往会对唐僧肃然起敬,随即盖章放行。
通关文牒,可以说是唐僧西天取经路上的重要信物。每当踏入一个陌生的国度,它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有时,它的作用甚至超过孙悟空的法力,为师徒四人解围。
众所周知,这份通关文牒是由太宗皇帝李世民在玄奘出发前亲自赐下,是唐僧途径每个国家时的必需凭证。它承载着唐王的旨意,传达着他对异邦国王的嘱托。由于这些国王大多对唐王朝有所臣服,因此他们一般都会尊重并放行这份文牒,不敢为难唐僧。
那么,通关文牒上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国王们一看到它就会立刻改变态度,对唐僧表现出极高的敬意,积极配合他的工作,不敢有丝毫怠慢呢?
从逻辑上推测,通关文牒上的内容大致包括唐王李世民对各国国王的恳请,希望他们不要为难唐僧,以及唐僧此次西行的重要使命——求取真经,以助力大唐的发展。文中可能还提及了泾河龙王事件,以及唐王因此表现出的自责和对佛法的渴求。
实际上,通关文牒的具体内容大致为:“南赡部州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因泾河龙王之事,唐王深感自责,对佛法渴求。特派玄奘大师西行取经,望贵国照牒放行,勿加阻挠。”
这些能看出唐王对唐僧取经一事的高度重视,不仅体现了他的自责和渴求,更显示了他对玄奘的信任和肯定。而唐僧所到之国,由于深知唐之强大及唐王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自然会对唐僧善待有加,给他十足的面子。甚至有些国王还会邀请他小住几日,以表敬意。
这份通关文牒不仅是唐僧取经路上的通行证,更是他传播大唐文化、展现大唐国威的重要载体。每一个盖章的背后,都是对大唐的尊重和认可,也是对唐僧辛勤努力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