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皇帝宋真宗,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电视剧《大宋宫词》描绘的宋真宗形象与真实历史大相径庭。真正的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第三位皇帝,他的统治期长达二十五年。初登皇位时,北宋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呈现出一片盛世的景象,史称“咸平之治”。这一盛世并非全因宋真宗的个人能力,更多的是继承前朝和名臣辅佐的结果。
历史上的宋真宗并非一直如此明智。在签订澶渊之盟后,他的行为开始发生变化。听信谗言,免去忠臣寇准的宰相职务,将其外放地方任职。更糟糕的是,他重用了被称为“五鬼”的奸佞之辈,这五人虽然并非大奸大恶,但却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其中,王钦若正是诋毁寇准的人之一。
王钦若还鼓动宋真宗进行封禅活动,为了制造封禅的借口,更是上演了一出天降“天书”的闹剧。某日,宋真宗声称在休息时,房间内金光四射,神仙告诉他将降下天书《大中祥符》三篇。不久,城皇司声称在左承天门南的屋脊上发现了帛布。宋真宗率领群臣迎接天书,随后开始准备封禅事宜。这些活动需要大量钱财,宋真宗掏空了北宋的国库。
与此宋真宗在位期间,官员和军队的数量迅速增加。这一系列折腾导致北宋出现了“海内虚竭”的状况。人们常用“积贫积弱”来评价北宋,其实在其初年,国库是非常充盈的。宋真宗搞了一系列装神弄鬼的活动,将太祖、太宗积累的财富消耗殆尽。
宋真宗的种种行为让北宋王朝陷入了困境。到了晚年,他身体很差,皇后刘娥趁机干预朝政,引发了朝中的党争,北宋王朝陷入了内耗。宋真宗并不能算是一位明君。后世对他的评价是,“及澶洲既盟,封禅事作,祥瑞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他的统治时期虽然长达二十五载,但对北宋王朝的贡献并不显著。他的行为更多表现出的是个人享乐和对国家大事的漠视,而非一个有远见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