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死的话,朱棣敢不敢兴兵造反呢?
这种设想颇具引人深思的趣味,尽管它几乎不可能发生。在历史的真实记载中,朱棣的实力并未如传说那般强大,也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无所不能。
在《大明风华》这部作品中,朱棣有一句台词:“吃了两年猪屎”,虽然听起来令人难以接受,但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朱棣在面对建文帝的猜疑时,曾一度需要伪装成疯子以保全性命。
朱棣为了登上帝位,不仅要对初登大宝之位的侄子施展计谋,甚至还要经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最终仍未找到朱允炆的下落。为了获取宁王朱权的兵力,朱棣甚至采取了绑架的手段将朱权一家带回北京,并以事成之后平分天下为承诺。这一切绝非虚构,而是在历史记载中真实存在的。
从以上种种事迹来看,朱棣当时的实力并不足以让他轻易逼迫朱元璋退位。他的成功更多地是建立在朱允炆出错的基础上,而非凭借自身的实力迫使朱元璋退位。
与此相对照,李世民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他在大唐江山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兵权在握,尽管在政治上不如太子,但在军事上占据绝对优势。这是因为李渊总让他守在后方,没有展现军事才能的机会。一旦时机成熟,李世民凭借在军中的威望,成功逼迫李渊退位。
对于朱棣而言,如果他敢于做出逼迫朱元璋退位的大逆不道之事,他的兄弟们绝不会放过他。例如朱权,他可能会与朱棣一起反抗朱允炆,但绝对不会跟随朱棣反抗自己的父亲,只会率领大军平定叛乱。
即使朱棣侥幸成功,他也无法赢得天下的民心。因为反对自己的侄子和反对善待自己的父亲是完全不同的性质,前者可能让人理解并认同,而后者只会让人唾弃。朱棣面临的将是来自各方的反击,天下极有可能陷入混乱。实际上,朱棣的野心是建立在朱允炆出错的基础上,他不可能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