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身为托孤大臣,为什么会被康熙除掉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风云人物,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鳌拜。作为康熙帝留下的四个托孤大臣中最有野心的一个,他的命运如何,又是怎样走向终结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这段历史的真相。
在众多历史记载中,鳌拜被誉为一位独揽大权的重臣。关于他的死亡,流传着一种说法:是韦小宝与康熙联手将他除去。历史的真相究竟是如何呢?
康熙皇帝由于鳌拜的专权,早已萌生除之而后快的念头。但一直苦无机会。在康熙八年五月的一个日子,康熙觉得时机来临。他首先调离鳌拜的亲信,让他们遍布全国各地,离开了京城。接着,他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为捉拿鳌拜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某一天,康熙皇帝在皇宫内埋伏了五十多个小太监后,宣旨召鳌拜进宫。鳌拜毫无察觉,以为康熙是要与他共商国事,于是急匆匆赶至紫禁城的武英殿。一到殿前,鳌拜便被要求交出武器。他自信满满,认为一个小皇帝能奈我何,于是痛快交出了武器。
进入武英殿,参拜康熙后,鳌拜毫不客气地坐在康熙对面的椅子上。这时,站在他身后的太监按照预先的计划,猛推椅子,鳌拜连同椅子一起跌倒。其他早已埋伏好的太监一拥而上,将鳌拜牢牢控制。
康熙见状,宣布鳌拜犯下大罪,应被“凌迟处死”。鳌拜在挣扎中喊出:“我鳌拜一辈子,哪一天不是为了你们爱新觉罗打天下!你们却如此对我!”康熙听后,觉得判其死刑有所不妥,于是改判无期徒刑,将鳌拜囚禁。
在牢狱中的鳌拜,心中的愤怒如火山爆发,无法平息。他在孤独与悔恨中度过每一天,最终在某一刻,愤怒与绝望将他击垮,吐血而亡。历史的真相是,鳌拜是被自己的愤怒和绝望夺去了生命,而非外界所传的韦小宝与康熙的联手。这是一个令人叹息的结局,一个曾经权势滔天的重臣,最终却因自己的野心和愤怒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