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辛店铸铜遗址后发现的又一大型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新发现大型铸铜遗址,揭示商代晚期青铜铸造技术新篇章
新华社报道,近日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最南部,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处近5000平方米的大型铸铜遗址。这一重大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商代晚期青铜铸造技术的崭新面貌。
该铸铜遗址位于任家庄南地,距离殷墟宫殿区约2.4千米。它是继殷墟孝民屯、苗圃北地以及安阳县辛店铸铜遗址之后,被发现的又一大型商代晚期铸铜地点。
考古队领队、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孔德铭描述,这个遗址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展现了殷墟时期“居、葬和生产三合一”的社会形态。遗址中,居址、道路、灰坑、铸铜遗迹以及墓葬等相互交织,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画面。
孔德铭强调,此遗址主要以铸造青铜礼器为主,但也发现了铜泡、车马器等陶范,这表明该遗址还兼铸车马器,这一发现在殷墟的其他铸铜遗址中较为罕见。
此遗址的内涵丰富,陶模、陶范、制作工具、熔炉、澄泥池以及操作间等铸铜遗址的各种要素均有发现。出土的3000多块陶范,大部分是外范,涵盖了殷墟时期的主要纹饰,如乳钉纹、云雷纹、饕餮纹以及龙纹等。
进一步的发掘显示,这个铸铜遗址的时代为殷墟三期和四期。规划清晰、功能分区明确的遗址,西部主要负责熔铜和铸造,东部则是陶模、陶范的制作区以及铸铜工匠的居住区和管理区。东、西两部之间分布着63座与铸铜有关的商代墓葬,出土了各类器物余件套,其中包括与青铜铸造有关的工具,专家推测这些墓葬的主人是铸铜工匠。
由于遗址的北侧和东侧被现有建筑和道路占据,尚未找到边界,孔德铭推测整个铸铜遗址的面积接近1万平方米。他表示,接下来将进行考古钻探和调查,以明确遗址的完整范围。这一重大发现无疑为商代晚期青铜铸造技术和社会面貌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