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在历史上到底存在了多少年?史书中是如何记载的?
华夏之源:夏朝的真实历史
提及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朝代,许多人首先会想到那仅维持了13年的秦朝,毕竟它开创了长达2000年的封建社会。作为中华民族的首个王朝,夏的存在同样令人神往,其历史底蕴已近0年。关于夏朝的争议从未停止,许多国内外专家对其真实性持怀疑态度。
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文人如胡适、顾颉刚和郭沫若,他们认为夏朝可能是为了证明其合法地位而故意杜撰出来的产物。他们的理由是,至今尚未在商朝遗址中发现关于夏朝的任何史料,也没有在夏朝遗址出土相关的文字和文献记录。甚至有人提出,二里头文化遗址可能只是商朝早期的文化遗址。
夏朝的存在是无可否认的。它存在了470年,其历史超过了除商周以外的任何一个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战国的一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在公元279年,西晋人在战国墓中发现了一部编体通年史——《竹书纪年》。这本书共13篇,讲述了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的故事。
《竹书纪年》的发现意义重大。尽管之前的史书如《左传》、《尚书》等秦前名著都提到了夏朝,但都语焉不详。《竹书纪年》则明确表示夏朝传承了470年,共立17位君主,并详细记录了这期间的国家大事。虽然由于年代久远和多次修改,《竹书纪年》的真实性受到质疑,但其与《夏本纪》的相似内容反而证明了它的可靠性。
在宣和时期临淄出土的一组春秋青铜器叔夷钟也有铭文记载了关于夏朝的历史。这段铭文讲述了成汤讨伐夏朝的故事,“严在帝所,溥受天命,删伐夏司,败厥灵师”,有力地证明了“殷革夏命”的说法。
尽管与其他朝代相比,关于夏朝的资料可能不算太详细,但它是确实存在的。华夏文明的命名即源于此,它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起源所在。这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历史底蕴的朝代,继续吸引着人们去其真实的历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