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吐槽马嘉祺像下岗工人
在综艺《声生不息》的录制现场,一场关于潮流水壶与词汇“下岗”的微妙互动引发了广泛关注。马嘉祺手持一款时尚水壶,不料这一潮酷装备却引来那英的调侃:“拎着这个壶,很像下岗的那个工人。”现场氛围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当其他嘉宾对“下岗”一词露出困惑的表情时,那英解释道:“就是失去工作的人。”这样的解释无疑在嘉宾间引发了一阵微妙的尴尬。杨宗纬试图缓和气氛,却误将“下岗”解读为“下班的人”,而台湾的魏如萱则对这个词汇感到陌生,好奇地追问其含义。
这一事件迅速成为公众争议的焦点。
一、公众批评那英“歧视普通人”
网友们的反应强烈,他们认为那英的形容带有对下岗工人的轻蔑,质疑其“是否骨子里对普通工人有蔑视之意”。他们指出,下岗工人群体曾为国家经济转型付出巨大代价,这样的调侃是不恰当的。随着舆论的发酵,“那英早就应该下岗了”等话题登上热搜,部分网友呼吁那英反思自己的言行。
二、对言论动机的两种解读
对于这一事件,有两种主要的解读。一种是负面解读,结合那英过往的一些争议,部分观点认为她存在对底层群体的偏见。另一种则是中性解读,有分析认为那英的调侃并非有意针对下岗工人这一群体,而是她一贯的“欺压晚辈”的作风体现,如在节目中多次以“大姐大”姿态调侃年轻艺人,被批缺乏边界感。
这一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极快。微博话题如“马嘉祺被那英吐槽像下岗工人”引发了广泛热议。部分网友以幽默的态度看待这一事件,认为马嘉祺“拎水壶遛弯”的形象十分可爱。但也有不少声音批评节目组未能及时引导,导致争议扩大。
这一事件的背后,反映了公众对明星言行的敏感性,尤其是当涉及弱势群体时,明星的言论更容易引发公众的共情。那英的“心直口快”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她的公众形象争议也因此进一步加剧。作为公众人物,在言行上更应该谨慎,尊重每一个群体,避免使用可能引发争议和不适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