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候的鸦片到底有多贵?为什么路边的乞丐也抽得起?
翻开几张老照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瘦弱的男人在抽。他们骨瘦如柴的身躯,在旧时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的凄凉和无奈。这些照片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特殊的时代——民国初期。
在那个时代,即使是在社会的底层,我们也能看到毒品的影子。乞丐们蹲在墙角,手中拿着烟枪,口中含着烟泡,沉浸在毒品的幻觉中。那么,问题来了,毒品如此昂贵,为何连穷人都能够抽得起呢?
答案源于那个时代的特殊背景。在民国时期,地方军阀为了生财,大力鼓励农民种植。的种植量大增,的价格也随之降低。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的价格更是低廉到与烟卷相差不多。
虽然印度进口的“洋土”质量上乘、价格昂贵,但广大穷人却抽不起这种高级货。他们可以选择价格仅为“洋土”五分之一的“杂膏”、“劣土”等替代品。在那个时代的社会各界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在西南地区,的价格更是低到谷底。行路的轿夫和脚夫在路边休息时,第一件事不是喝水吃干粮,而是享受一筒带来的快感。地方部队更是经常拿大烟来充作军饷。当时的红军在长征途中,首先攻打的是黔军,因为他们都是吸食的“双枪兵”,战斗力大大下降。
在民国的烟馆里,我们可以看到形形的人群。他们躺在床上,用烟枪吸食经过烘烤的熟膏。有钱人抽,穷人抽,男人抽,女人也抽。照片中甚至有一位抽完瘫在床上的女子。吸食后,人会变得四肢无力、眼神迷离,陷入一种兴奋与迷幻的境地。
当时的社会法令混乱,民国对种植、贩卖、吸食的行为屡禁不止。在那个时代,中国的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八成以上,全国人口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000万人以上,占总人口的16.8%,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产毒、的第一大国。照片中展示了民国初期焚烧的场面和上海集体焚烧烟枪的活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禁烟的无奈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