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不该杀的两名大将,你知道是谁吗?
在《演义》的世界里,有一位近乎完美的人物,他几乎无懈可击,但若细究,他的用人策略却总被人们提及作为少许的遗憾。在蜀国的后期,那句歇后语“蜀中无大将作先锋”似乎在道出了人才凋零的困境。王平、张翼、廖化等人虽为优秀将领,但难再现五虎将那般力挽狂澜的英雄本色。其中,诸葛亮的责任不可忽视。他两位大将的离世,对于蜀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倘若其中任何一位尚在,蜀国或许都有机会一统天下。
让我们回顾一下马谡的生平。马谡最初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进入蜀地,后历任绵竹、成都县令及越嶲太守。他才华横溢,谋略非凡,深受诸葛亮的器重。尽管刘备曾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依旧委以重任。
事实上,马谡跟随诸葛亮,贡献诸多妙计。如在225年讨伐南蛮时,他建议攻心为上,成功使南中归顺。诸葛亮的采纳使南方不再反叛。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因不听命令,被张郃打败,使诸葛亮北伐功亏一篑。马谡的死令人惋惜,他的离世对于蜀国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
再来说说刘封,他是刘备的养子,勇猛善战。在刘备的征战中,刘封屡立战功。因未能及时援助襄樊之战,他受到刘备的责难。刘封与孟达不和,导致孟达投降曹魏,刘封因此失去了上庸郡。
刘封回到成都后,诸葛亮担心他日后难制,劝刘备除去这个隐患。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诸葛亮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刘封在上庸郡及军队中的影响力。失去刘封,对于蜀国而言等于失去了上庸郡。在后来的北伐中,诸葛亮的军事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蜀国的实力在三国中本就比较弱,他们想要统一天下本就如走钢丝般危险。失去刘封和马谡这两位大将,无疑是巨大的遗憾。若他们尚在,或许能为蜀国的统一大业带来新的希望与改变。这两位将领的离世,无疑为蜀国的历史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