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是文官?别被那些所谓的真实历史忽悠了
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代无疑是最令人瞩目的篇章之一。这一时代的英雄人物,如赵云,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崇拜。对于赵云角色的理解,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很多人视赵云为偶像,但也有一些极端的粉丝,他们不仅不允许别人对赵云有半句,甚至将赵云神化,打击对其他人物的公正评价。这些极端粉丝被称为“云吹”。相对应的,反对他们的人则往往从赵云身上寻找缺点,甚至将其贬低为仅仅是刘备的保镖或保姆,这样的观点被称为“云黑”的观点。
近期有一种引人争议的说法,声称赵云实际上是文官。此观点的依据是在成都的武侯祠中,赵云的塑像穿着文官的衣服。如果我们深入赵云的历史,便会发现这一说法并不合理。
我们来看赵云的官职。他一生中有过牙门将军、翊军将军、偏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镇军将军等职位,这些全部都是武将的职位。如果赵云只是偶尔以文官的职位兼职,那或许还有可能,但如此多的武将职位,文官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再来看赵云的战绩。他参与的战斗有多次:当阳护送刘备家眷,和诸葛亮一起入川,汉中对抗曹军,以及北伐时的疑军任务等。这些战斗都证明了赵云是位出色的武将。如果他是文官,那么在这些战斗中,他不可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
那么,为什么在武侯祠中赵云被塑造成文官的形象呢?这很可能是因为在武侯祠重建的时候,当时的社会崇尚文官,为了体现对武将的尊重,特别让赵云这个武将之首穿上文官的衣服。这样的安排也反映了在文抑武的时代背景下,对军事领袖的一种特殊尊崇。在他之下的武将,如张翼、、王平、、向宠、傅佥、马忠等人,都是蜀汉的重要将领。
赵云是一位卓越的武将,而非文官。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应该基于事实进行公正的判断,不被极端的观点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