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对骂诸葛亮字字在理 王朗最后为什么还会输
对于对诸葛亮和王朗之间的激烈争论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奇秘网小编将带你们深入了解这场精彩的对话。

在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随着去世,继位。诸葛亮认为国内已经安定,粮草充足,于是正式出兵北伐。这就是蜀汉第一次对中原的军事行动。消息传到洛阳,曹魏朝廷震动,大司马王朗主动请缨,建议出兵抵抗。
这场诸葛亮与王朗之间的对骂,在小说《演义》第九十三回中有详细的描述。
当时,司徒王朗乘马而出,都督曹真和副都督郭淮压阵,而诸葛亮则端坐于四轮车中,手持羽扇,素衣皂绦,一派从容。王朗开口便以学者身份,从历史的变迁角度劝说诸葛亮顺应天命。
诸葛亮却以汉朝正统维护者的身份出现,他反驳王朗,指出曹操与董卓、袁绍等人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换了种方式劫持汉家天下。他痛斥王朗身为汉室大臣,却助纣为虐,反劝他归降。
那么,为何字字在理的王朗会输呢?
王朗所说更多的是结果,而诸葛亮则强调的是大义。王朗是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天下大势,而诸葛亮则是从道义的角度批判曹操等人的行为。
王朗以曹家为正统,而诸葛亮坚持以刘家为正统。王朗虽然用历史车轮前进的角度劝说诸葛亮接受现实,但他忽略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本质。而诸葛亮则从黄巾之乱说起,批判曹操与董卓等人的本质并无不同。
王朗的劝降之词恰恰忘记了他自己的身份——一个汉室大臣,现在却成了曹家的助力。他没有了资格去劝降别人。
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中,王朗虽然字字在理,但他的立场和态度让他失去了道义上的优势。诸葛亮的反驳不仅从道义上批判了王朗,也揭露了他的真实立场。尽管王朗的话语逻辑严密,但他最终还是输了。
诸葛亮针对王朗的背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他质问道:“你以为你的底细我不了解吗?你家族世代都是汉室的忠实臣子,享受着汉朝的恩赐,却帮助逆臣篡夺皇位,如今却劝他人投降。你年事已高,生命垂危,死后如何面对汉朝的列祖列宗?”
这场较量不仅是智谋的碰撞,更是知识和经验、书本和实践的较量。王朗虽然年迈,但自认为凭借深厚的经学造诣和曹魏大司徒的身份,劝降诸葛亮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他甚至在曹真、郭淮面前自信满满地吹嘘:“只要我一出马,只用一席话,便可让诸葛亮束手就降。”
诸葛亮的应对并不如他所想的那般容易。王朗注重历史大趋势,而诸葛亮则强调忠君爱国。王朗坚持曹家天下的正统性,而诸葛亮则坚守刘家延续汉朝正统的信念。
这场骂战,更像是一个历史的乌龙。诸葛亮和王朗在历史上似乎并没有交集,或许他们从未见过面。王朗是汉室老臣,具有大学者的影响力,后来虽然遭遇挫折,但晚年又回到了魏国。他的孙女嫁给了司马家族的后人。而这段公案,多半是小说作者的杜撰。
《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写这段故事呢?或许是因为作者罗贯中是一个没有“正式文凭”的大文化人,他和诸葛亮有着相似的身份。罗贯中的父亲是一位丝绸商人,他对商业并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说书艺术和杂剧创作。尽管他著述丰富,但在社会主流中并不被认可。这一点与诸葛亮的“山野村夫”身份相似。而王朗则是汉魏之际的经学大家,一个被社会主流认可的高级知识分子。罗贯中在小说中让诸葛亮骂死王朗,不仅是对那些有文化知识却无济世良方者的嘲笑,更是告诉世人:有名气不一定有水平,文化高不一定有能力。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济世安民,安邦定国。而那些不被主流社会认可却拥有真才实学的文化人,或许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这一观点只是我个人的浅显认识,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中国世界之最
- 王朗对骂诸葛亮字字在理 王朗最后为什么还会输
- 威震天下的隋朝名将:史万岁知名度为何不高
- 三国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角起义反抗汉朝
- 张庭老公比她大几岁,张庭老公比张庭大几岁个人
- 内蒙古准格尔旗脑包湾陈氏家族墓地再获重要发
- 重生小甜妻慕初晨
- 今日日照新闻事件 日照最新车祸新闻事件4.16
- 好声音汪峰“梦想导师”大猜想 崔健罗大佑成热
- 郑爽男友张恒年龄、郑爽男朋友张恒是哪里人?
- 李敏镐最新的韩剧2025年(李敏镐主演的韩剧有哪
- 张仲平是哪部电视剧_张仲平是哪部电视剧里的人
- 世界读书日里,听《经典咏流传》唱响“自缘身
- 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恐龙与人类共存过吗
- 中国颜值前十的女明星
- 依草附木的近义词依草附木的同义词是什么
- 海上牧云记盼兮最后死了吗(《牧云记》盼兮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