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邮文化分享之二清代八卦邮戳

未解之谜 2025-04-17 10:06www.kangaizheng.com世界未解之谜

《易经与邮文化》分享之二:神秘的清代八卦邮戳

在浩瀚的时空里,《易经》与邮政文化交汇,诞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清代八卦邮戳。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一神秘而又珍贵的邮文化宝藏。

《易经》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分为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和周代的《周易》,合称为“三易”。其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部分由《上经》和《下经》组成,《上经》包含三十卦,《下经》包含三十四卦,共计六十卦。每一卦都由卦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

卦画由两种基本线形符号——“爻”构成。“—”代表阳,称为“阳爻”;“– –”代表阴,称为“阴爻”。乾、坤、震、巽、艮、兑、坎、离八种自然现象,分别对应八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其中,对立的两卦如乾与坤、坎与离等,共同演绎出宇宙真理。

1897年,大清国海关邮政启用了独特的八卦邮戳,其规格为宽18毫米,高23毫米。据当年的文件规定,八卦戳只在高值邮票未经盖销时使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它被用于盖销各类邮票。这些邮戳大约启用了30种(如图1-3所示)。北京使用的是乾卦邮戳,牛庄使用的是坤卦邮戳。

这一独特的邮戳堪称世界邮戳史上的特例,也是唯一不带日期的邮戳。尽管在1898年后不常使用,但苏州邮局在1932年仍然使用它盖销原寄局漏盖邮戳的邮票。这是八卦与邮戳的首次结合,也因此产生了珍贵的集邮品——盖有八卦邮戳的实寄信封(如图4所示)。

这些实寄信封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是邮政文化与易经智慧相结合的独特见证。它们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智慧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加珍视邮政文化的传承。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