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写过锄禾日当午,为官后变脸急速,一餐竟然费

未解之谜 2025-04-18 14:09www.kangaizheng.com世界未解之谜

童年的诗歌教育常常伴随着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其中《悯农》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小时候都会背诵这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诗句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教诲,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

这首诗的作者李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才华在当时与许多文学巨匠齐名。《悯农》之后,他的传世佳作并不多。原因何在呢?原来,李绅在官场发达后,逐渐失去了初心,变得豪华奢侈。据史书记载,他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尤其喜欢吃红烧鸡舌,每餐都要消耗活鸡数百只,完全忘记了“粒粒皆辛苦”的艰辛。与此他的人品和官德也并未给后人留下好榜样。

李绅的人生经历充满了起伏和变化。他在发迹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做客,对李元将恭敬地称呼“叔叔”。当他发达后,李元将为了巴结他,主动降低辈分,他却并不领情。他的官德也备受质疑,为了个人私欲,他积极参与派系斗争。在晚年,他经手的“吴湘案”更是成为了他人生中的最大污点。他因为私人恩怨,罗织罪名,将吴湘处死。

回首李绅的一生,他的变化令人感慨。曾经写出《悯农》这样深刻反映农民艰辛生活的诗歌,却在官场中逐渐失去了初心,变得奢华浪费,甚至为了私人恩怨而不顾公义。这一变化不仅令人痛心,也让我们深入思考人性的复杂和变化无常。我们在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也要时刻保持初心,不忘本分,始终保持人性的善良和正直。

李绅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人生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即使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也不能忘记初心,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毕竟,人的品格和道德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真正基石。希望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保持初心,不忘本分,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