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对于对遗言深感兴趣的朋友们,奇闻网的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托孤的精彩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其中的深意。
在夷陵之战的尘埃落定后,刘备的身体状况日渐衰退,他不得不考虑将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给值得信赖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成为了他最信赖的辅佐者。在刘备托孤的时刻,他对诸葛亮说出了一句话:“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一些人认为这只是刘备对诸葛亮的试探,如果诸葛亮的回答稍有差池,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这种说法显然过于狭隘了。这样的试探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毫无意义。无论换成任何人,只要智商正常,都会知道在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回答。刘备也是经历了无数风雨的人,他深知诸葛亮的政治智慧,不可能仅凭一句话就试探出对方的真实想法。
实际上,刘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对诸葛亮有着充分的信任和深深的期望。此时的他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诸葛亮身上。而且,刘备之所以说出“君可自取”,也是出于真心。这既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极度信任,也反映了他的无奈和决心。
至于“君可自取”的具体含义,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这是刘备授权诸葛亮在必要时可以取代刘禅。也有人认为这是当刘禅实在不堪重任时,刘备希望诸葛亮能选择一个更合适的皇子继位。在古代托孤重臣因君王德行不足而将其废黜另立新帝的情况并不罕见,因此这种解释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也与刘备对太子刘禅及次子刘永的嘱托相符,他曾告诉他们要“父事丞相”。
“君可自取”的真正含义可能需要更多的历史资料来证实。但无论如何,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和期望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基于这种信任,诸葛亮才决定竭尽全力辅佐刘禅,为蜀汉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