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后被做成菜的皇帝
远古的中国皇权璀璨如星,尽管在其上有几百位皇帝显赫一时,却有一位皇帝因其特殊结局而独树一帜。这位有为之君虽已辞世千年,但他的传奇故事仍然流传至今。
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石敬塘为了夺取后唐的皇位,不惜以幽云十六州和每年三十万匹绢帛为代价,甚至拜当时年仅三十四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只为求得他的援兵。这位耶律德光皇帝,乃是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骄子,他的戎马生涯堪称传奇。他不仅北征于厥里,西讨党项和回鹘,东灭渤海,而且其风采颇似古代的明君李世民。
当耶律德光继位后,他的文治武功更是显赫。他吸收汉文化,不拘种族吸纳人才,对贪官污吏严惩不贷。他仿照汉人的制度进行政治改革,将国号由契丹改为辽。在他的治理下,东丹国被削弱,渤国遗民被迁移。他尊重各民族礼教,不禁各族自由通婚,有效地促进了国内的民族融合。他还兴农业生产,整顿赋税制度,重视教育,制定历法,为辽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伟大的皇帝在灭后晋后的南侵中原过程中,因扰民过重而引发百姓反抗。耶律德光曾发出“中国人难制”的感叹。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临城因患热疾而病重。在病情严重的时候,他因纵欲无度而一命呜呼。
面对耶律德光的逝世,文武大臣和太医们面临了一个难题:如何向远在辽国都城的述律太后交代?这时,一位御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将皇帝制成“羓”。原来,“羓”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食品,类似于中原的“腊肉”。他们掏空了耶律德光的内脏,用盐卤制以防腐烂。虽然这个做法有些残忍,但无奈之下,文武大臣和太医们也只能接受这个建议。虽然这仅仅是一道菜给述律太后送去,但其中的辛酸和无奈却难以言表。这位伟大皇帝的传奇故事就这样以一道特殊的菜结束了。